傳統(tǒng)方式的課堂教學,重難點不易突破,教師不易于教,學生也很難達到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微課的應用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下面就來談一談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及制作方法。
一、微課的概念及應用優(yōu)勢
“微課”是指經過精心的教學設計和信息化融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過程。多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復習鞏固,通過視頻演示和講解讓學習者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微課的教學內容較少,一般選取重要的知識或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由于知識點只有一個,所以更具有針對性,另外內容由于受時間限制,一定是經過仔細加工的,相比傳統(tǒng)課堂教學會更加精雕細琢。
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
(一)導入新課時的應用
微課在課堂導入中,可以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講授《桂林山水》一課,課前教師以微課演示有關桂林山水的風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更加深入理解桂林山的“奇”“秀”“險”,漓江水的“凈”“清”“綠”。此時微課的引入可以使課前導課更加豐富,內容更加新穎,也會將學生快速帶入學習情境。
(二)授課進行中的應用
微課的教學內容較少,用微課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以在短時間內突出課堂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在講授《圓的面積》一課時,教師把圓的面積推導過程通過微課,用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將圓周和半徑的逐步細分,學生很容易理解圓的面積和圓的半徑之間的關系,從而深入理解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就比課堂上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要節(jié)省很多時間,而且剪拼的過程沒有動畫演示的效果好。
(三)課后練習上的應用
微課有很強的目的性,大部分學生都能根據微課的講解自主完成練習。而且對于個別難題,通過微課的反復播放以及教師的適時點撥,學生將會很容易做到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數學課堂上,把一些相應的課后練習題的解題過程錄制成微課,學困生通過視頻的講解和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對比,將很快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使課堂學習事半功倍。
三、微課的獲取和制作方法
(一)從相關網站下載
網站上的視頻通常制作精美,錄制的質量相對較高。但是,我們會發(fā)現往往很難找到適合班級教學主題的微課。有些視頻只能在網絡狀態(tài)下播放,不能正常下載,不易于保存和重復使用。
(二)手機加白紙制作微課
這種制作微課的方法比較簡單。首先,將手機固定在支架上,將白紙放在記錄區(qū)域中,用筆在紙上畫出手機攝像頭所能錄制的區(qū)域輪廓,打開攝像功能,點擊開始錄制,教師用筆在白紙上的錄制區(qū)域內一邊書寫一邊講解,這樣錄制微課非常方便,快捷。但是大多數時候,錄制的視頻質量很差,影響學習效果。
(三)使用屏幕錄像軟件
超級屏幕錄像軟件加ppt,這種方法比較普遍,制作效果也很好,還可以隨時根據班級的教學內容制作它。因此,選擇這種記錄方法仍然非常好。只是偶爾記錄周期的長度不準確,后期需要進行技術處理。某些文件格式系統(tǒng)無法識別,需要進行格式轉換方能正常播放。
(四)ppt2016(或2019)轉換視頻格式文件
設計者通過排練計時演示之后,在導出過程中ppt自帶功能可以將文件保存為視頻格式。以這種方式生成的微課程沒有噪音,沒有屏幕抖動,動畫及場景過渡效果完整清晰,學生看來會喜聞樂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實現了對所學知識的消化理解。
總之,微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在課程的開發(fā)上應該重視微課,捕捉恰當有效的教學點,制作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微課,使學生真正走進微課的學習,促進和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