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廣東省劉禮祥名師工作室成員參加全國名師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展示現場會簡訊
劉禮祥名師工作室 劉宇朋
序幕
金秋十月,國旗飄揚。在喜迎我們偉大祖國母親七十華誕后,我們全國中小學教育屆又迎來一次盛會。2019年10月27日上午,由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主辦的“全國名師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展示現場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近500多位教育部門領導、專家、名師工作室成員和一線教師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臧富仁教授主持,他介紹了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同時交代了會議的日程安排和有關事項要求。
今天的會議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由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教授魏續(xù)瑧致歡迎詞。他首先對遠道而來的全國各地教育工作者表示歡迎。接著介紹了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建立的歷史、發(fā)展的歷程、取得的成果,以及本次展示現場會的主題、目的、意義。最后號召全體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精神,努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為我們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第二階段:頒發(fā)牌匾和聘書。研究院副院長魏續(xù)臻教授和呂鳳祥教授,為優(yōu)秀工作室或單位頒發(fā)全牌匾、聘書。
第三階段:專家講座。
第一場報告是來自北京教科院中心主任、教研員賈美華女士。她為我們作了《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的專題講座。賈主任結合自己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案例,從五個方面:(一)有關教學設計的理論、(二)教學設計的策略、(三)教學設計中的注意問題、(四)教學設計評選方案解讀、(五)教學設計舉例解讀與分析,為在場的老師們詳細解讀了如何開展教學設計與實踐。有理論的引領、有問題的剖析、有操作的指導、有案例的分享,是一次內涵豐富、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
第二場報告是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鄭葳女士。她帶給我們的是《走向核心素養(yǎng)的深度學習》。鄭教授用精彩的語言和生動的例子詮釋了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來自于教師用愛與智慧為學生編織的生活!當學生成了先生、先生成了學生,最好的教學就發(fā)生了。深度學習,從認識學生開始!學習,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就是為了學生未來的生存與發(fā)展!
名師引路,遇見更好的自己!
第二天
帶著對首都孩子教育的好奇與期許,清晨,我們勿勿洗涑完畢,吃完早餐,于七點半來到酒店大堂集合,坐上了前往國家行政教育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的大巴。雖然,深秋的北京清晨涼風颼颼,有些寒意,但我們內心卻是興奮和火熱的。
歷時一個小時多,我們終于來到目的地。這是一所美麗的、生機勃勃的學校,到處洋溢著濃濃的書香氣息。瞧,靜謐的閱覽室里擺放著一排排整齊的書籍,精致的書架,優(yōu)雅的桌椅,不禁讓人浮想聯翩。這是知識的海洋,是文化的殿堂,是孩子們夢想的地方……
今天的重頭戲首先是由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推薦的,來自廣東省劉禮祥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劉禮祥老師和工作室成員鄭漢新老師帶來的優(yōu)秀課例七年級數學《合并同類項》得同課異構。接著,是由廣東省劉禮祥名師工作室的其他成員和來自全國各地區(qū)的部分名師們,獻上的不同的優(yōu)秀課例。
課后,研究院副院長呂鳳祥教授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師們對所有上課的老師們的教學效果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一致認為劉禮祥老師的課:一、駕馭能力高,課堂把控游刃有余;二、教學設計思路非常清晰,課堂活躍,效果顯著;三、課堂教學特別注重學生思考能力和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yǎng)、數學素養(yǎng)的滲透;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活動體驗。鄭老師的課能巧設情境、善于借助小組游戲等激勵措施,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高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最后,經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專家評議團的評審,對上課的老師們分別評選出“全國特色課堂優(yōu)質課例一等獎或二等獎”,并給予表揚。
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可以登上巔峰!
第三天
今天的學習地點是文化底蘊非常濃厚的北京潤豐學校。一進入校門,立即被空曠的操場和五彩斑斕的教學樓所吸引,一位美麗的老師和七個孩子手拉著手圍繞在一棵金枝槐雕塑下,代表學校七星行為的示范雕塑在進校門右側歡樂地呈現,綠色寬大的籃球場被火紅色的跑道包圍著,兩塊雕刻著“勤勉文雅、活潑奮進”的石頭碑立于教學樓前。進入教學樓,一樓走廊是愛國主義教育廳、民族廳、音樂舞蹈戲劇廳、辦學理念廳,二樓走廊為工藝廳,三樓走廊為美術書法藝術廳,四樓走廊為科技廳,還有校史廳和國際廳,這九廳統稱為學校博物館,讓學生所到之處盡在文化的渲染中。
上午的主角當然要屬江蘇省中學數學特級教師、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學數學教學指導專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數學新課標教材培訓專家符永平老師。符老師首先帶給我們的是八年級數學示范課:《章前圖導學》。接著是他的專題講座:《數學課堂立德樹人的課型表達一一向著數學教育“諾貝爾獎”的方向行走》。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符老師提出的理念:“引領學生快樂遨游在自由與規(guī)則之間,讓學生學會做人和創(chuàng)造,是問學課堂立德樹人落地生根的表達,是師生享受教育幸福的詩與遠方!”
是的,數學課堂的德育,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有科學思維與理性精神的人,讓學生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學會用數學思維看問題,看世界,看人生,這就數學課堂立德樹人的內涵。
下午,我們觀摩了上海市嘉定區(qū)初中數學教研員、山東省特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教師、正高級孫琪斌老師的示范課:八年級數學《數學活動課:格點圓上的數學問題》,還聆聽了孫老師《漫談數學與理性》的專題講座。來自上海的這兩位名師,給我們上了兩節(jié)別具一格的示范課。他們的課堂教學,既基于課本,又超越課本,更跨越年級。他們的講座,充滿現代教育理念,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前瞻性。
收獲滿滿的一天,努力的人兒永遠幸福!
第四天
今天,我們聆聽了全國模范教師、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蘆葦的講座《走向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蘆老師從人機大戰(zhàn)、課堂教學的現狀、新高考制度引起的改革談起,突出課堂深度學習的必然性與必要性。
蘆老師提出,深度學習的課堂,學生認知發(fā)展成為教學基本依據,學生潛能釋放成為課堂主要特色,學生內化過程成為教學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有效合作成為課堂主流文化,學生質疑生成成為課堂核心價值。
如何建構深度學習課堂?教師要善于捕捉探究性學習契機,要善于創(chuàng)設生成性問題情境,要增加邏輯性思考容量,要留足體驗性學習空間,要預置誘惑性反思環(huán)節(jié),要強化哲理性思辨意識,要呈現自主學習過程,要培養(yǎng)應用性遷移能力。
深度學習是提高我們教學質量的方法,指能夠獲得自主判斷、分析、推理、輸出能力的學習。學生需要深度學習,我們的教師更需要深度學習。
又是繁忙而充實的一天,愿我們每人都能笑靨如花!
尾聲
時間匆匆,六天的北京研學之旅就要告一段落。帶著充實學習的溫度,依著載滿知識的大腦,記下這收獲時刻的點點滴滴: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專家指路。讓我們謹記專家的教導,不斷反思,不斷更新,不斷成長,做更好地自己!
仰望天空,我們躊躇滿志!腳踏實地,我們砥礪前行!
依依不舍的我們,告別北國之秋,再次充實行裝,蓄勢待發(fā),踏上新的征程!

全國名師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展示現場會在北京拉開帷幕

廣東省劉禮祥名師工作室成員們與臧富仁教授合影

北京教科院中心主任賈美華正在開展講座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鄭葳女士的講座

廣東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劉禮祥老師在為國家行政教育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的學生上課

廣東省劉禮祥名師工作室成員鄭漢新老師在為國家行政教育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的學生上課

認真學習的我們廣東省劉禮祥名師工作室團隊

美麗的國家行政教育學院附屬實驗學校閱覽室一角

廣東省劉禮祥名師工作室赴北京市潤豐學校學習交流

活潑可愛的北京市潤豐學校的孩子們

工作室成員在認真聽全國模范教師正高級教師蘆葦的講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