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學員:北大附中云南實驗學校 韋雨晴

6月的天,云潔玉霞;6月的雨,不緊不慢。一日雨,五六場,雖然昆明一如既往地細雨綿綿冷如冬,卻阻擋不了一顆顆熱愛學習的心。2018年6月25日上午,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侯云潔教授應官渡區(qū)第五屆教育人才培養(yǎng)基地“王雯高中英語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王雯老師的邀請,來到美麗幽靜的昆明市官渡區(qū)第二中學,為滿懷期待的高中英語教師們展示了教材閱讀課和聽力兩節(jié)示范課。官渡區(qū)第五屆人才培養(yǎng)基地高中英語王雯老師名師工作室的學員們參加了本次聽課。來自昆明市第一中學、云南大學附屬中學、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新迎中學、昆明市外國語學校、昆明市第十二中學、云南省農(nóng)業(yè)大學附中等學校的四十有余名老師也都不懼風雨地前來聽課。課后,侯云潔教授、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周玉霞老師、王雯老師、以及來自昆明各校的老師針對本次示范課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經(jīng)驗分享,讓我們在閱讀、聽力和詞匯教學方面受益很多。

第一節(jié)閱讀課,在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后,侯教授從模擬在“孔子學院”充當文化大使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節(jié)日的角度引出話題。然后在Pre-reading部分設計了一些關于同學們了解多少種各國節(jié)日的問題來讓大家回答。問題的設計溶入了本單元的重點新詞匯和短語,如celebrate, in memory of, ancestor, poet, gain, independence等,侯教授在該環(huán)節(jié)還融入了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摸你黑”、“潑水節(jié)”、“火把節(jié)”等節(jié)日,使學生結合本土文化產(chǎn)生濃郁的學習動機。學生們根據(jù)自己自身的知識積極參與搶答環(huán)節(jié)。

在While-reading部分,侯教授從Reading for Meaning, Reading for Language和Reading for Writing三個步驟來進行篇章教學。在這個過程中,侯教授通過設計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們反復使用skim and scan兩種方法來快速閱讀每個段落并找出答案,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值得贊嘆的是,侯教授在這個部分設計的每一個問題和答案,和Pre-reading部分一樣,至始至終都貫穿了本單元的重點新詞匯,如origin, religious, honour, arrival, harvest, gather together, agricultural, produce, product等詞,并通過詞匯的復現(xiàn),讓同學們通過認知進行詞匯關聯(lián),從而有效地記憶詞匯。在對文章所有節(jié)日進行了快速閱讀環(huán)節(jié)的疏通之后,侯教授通過“Why do people love festivals?”這一問題來讓同學們思考,她用自己獨特的親和力和幽默的語言,引導并鼓勵學生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他們的想法。

緊接著在Post-reading部分,侯教授回歸到開頭的“孔子學院”Cultural Ambassadors話題,讓同學們從origin, time, activities和feelings四個部分進行知識的整理。這個環(huán)節(jié)為后面的writing部分奠定了一定的語言輸出的框架結構,讓學生能夠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懂得從這幾個部分去寫作文。

最后,侯教授進行了本節(jié)課的另一個主要任務:寫作。通過展示生動的圖片以及簡單的英文介紹Water Splashing Festival(潑水節(jié)),Mo Ni Hei Carnival(摸你黑),March Affair(三月街),Torch Festival(火把節(jié)),Lesser Bairam(開齋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讓學生圍繞origin, time, activities和feelings四個部分進行寫作。為了鼓勵學生能夠有自信地寫出作文,侯教授很細心地給了一個作文的框架,鼓勵學生勇于寫出自己所喜愛的節(jié)日,然后讓學生上臺來展示自己的作文。同學們情緒高漲,積極參與課堂,各抒己見。

侯教授充分以學生為中心,具有趣味性地創(chuàng)設情境來將知識融會貫通,時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不斷地有機會展示自己。同時,她不錯過任何機會來鼓勵學生們用完整的英文句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一節(jié)課下來,同學們都意猶未盡。

第二節(jié)課,侯教授基于第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給同一個班的同學們進行了一節(jié)有深度的聽力課。首先,在第一節(jié)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閱讀感知并且記憶了詞匯后,侯教授通過有趣的例子和生動的語言來讓學生回顧了文中所學過的重點單詞和短語。然后,在Pre-listening部分,她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情境對話練習:假設你是云南文化節(jié)的志愿者,要向外國友人介紹參加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要穿的恰當?shù)囊路?、鞋子?.....。侯教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Why are you wearing these shoes (clothes,dress...) ? Your feet will hurt so much by the end of parade. Would you like to wear to comfortable shoes ?”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從而產(chǎn)生輸出語言的動機。

在While-listening部分,侯教授設計問題,讓學生認真聽并且回答Part 1的問題。當學生第一遍聽不懂的時候,她細心地關注到學生的情況,又放了一遍錄音,并且耐心地引導并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接著,在學生聽Part 2之前,侯教授先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通過他們自身已有的知識來學會預測聽力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她引出了聽力所可能出現(xiàn)的重要點或者難點詞匯,如loud speaker, best band, best costumes等。聽完兩遍后,侯教授又讓學生用相互提問和回答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練習。接著,她抽學生起來用表演對話的方式來展示part 2 的3個問題。在這個部分,侯教授自始至終都耐心地鼓勵學生用完整的句子說出來,以說促聽。

接著,在Post-listening部分,侯教授挑出聽力原文中的幾個句子來讓學生進行模仿發(fā)音,如stand, comfortable ,joking, do, there, walking and dancing等詞,從口腔發(fā)音的扁平、升降調(diào)等方面來讓學生有意識地區(qū)別英式和美式英語。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侯教授緊扣主題,布置了以“to be volunteers for......”為話題的作業(yè),讓學生創(chuàng)設自己不同的情境對話,就關于節(jié)日文化的話題發(fā)表演講。

兩節(jié)課后,王雯老師就侯教授的兩節(jié)課也進行了總結:侯教授的每一節(jié)課都突出了語用。侯教授的課讓新課改落地生根,以新課程標準為理念,用文化底蘊引領學生,通過體驗文化、談論文化來激活課堂,讓學生以讀促寫,以說促聽,用非常接地氣的、并且非常具有趣味性的方式來進行閱讀教學和聽力教學,學生非常感興趣并且勇于參與課堂活動。同時,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周玉霞教授針對兩節(jié)課也發(fā)表了自己的得獨特見解:侯教授的課充分利用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的方式來讓學生對課堂的內(nèi)容身臨其境,使課堂更加貼切更加有活力,強調(diào)了語言的輸入和輸出,圖文并茂,課堂生動活躍。同時,周老師也提出了一些對聽課老師們今后教學實用的建議,比如閱讀的導入部分如果使用video可能會讓學生更能直觀生動地了解各國的文化節(jié)日,在進行篇章理解時通過小組討論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這樣可以鼓勵學生談論更多的話題。在進行篇章閱讀之后,可以讓學生針對閱讀進行總結,讓學生進行各國節(jié)日的比較,從而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節(jié)日。對于周老師提出的建議,侯教授也表達了相同的想法和理念。這節(jié)課課堂的設計最初是有video和小組討論的,只是侯教授想到時間有限,只能展示給聽課老師們直接的閱讀課和聽力課的授課理念,只能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刪除掉了一些細節(jié)。同時侯教授也指出,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能說出并且寫出很多句子,以讀促寫,以說促聽。而聽力課應該貫穿“說---聽---說”的主線,聽說課的最后落腳點是“說”,要讓學生能夠表達出觀點,所以應該鼓勵學生說出句子、并且能夠聽懂聽力課本以外的句子。

最后,侯教授為大家做了一個《高中英語語篇教學實踐》的專題講座,主要圍繞高中新課標的四個核心素養(yǎng)(文化意識、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zhì)),對英語學科的教學進行指導。侯教授主要先從語篇分析、語篇特征、語篇教學策略四個方面對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指導。侯教授指出,現(xiàn)代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往往缺乏語篇和思維的輸出,而語篇和思維的輸出可以通過學會并且能夠使用英語說或者寫出來。所以,每節(jié)閱讀課教師都應該激發(fā)學生說出自己對語篇內(nèi)容的深度理解,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體現(xiàn)出自己的思維。每篇閱讀都應該有語篇分析,這個部分也可以通過問題來滲透。與此同時,侯教授還針對詞匯教學和各校老師共同探討,她強調(diào)詞匯教學應該遵循“語篇認知---聚焦訓練---發(fā)散訓練---語篇輸出”的模式,強調(diào)詞匯的語用,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詞匯的復現(xiàn)率來進行詞匯關聯(lián),在閱讀課中滲透新詞匯來設計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主題和各種活動中認知單詞,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理解并且記憶單詞。

這次工作室活動讓學員們和各校老師們觀摩了兩節(jié)精彩的示范課,大家紛紛表示從中受益太多,今后將會結合自己學生和教學實際情況,把今天所學到的閱讀、聽力和詞匯教學策略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從而收獲更好的成績。參加本次活動的昆一中英語教研組長王勇老師、云大附中的教研組長申誼老師、新迎中學的教研組長王瓊芳老師帶領各自學校的英語老師共同觀摩了侯云潔教授的兩堂課,聽取了周玉霞教授的指導,對官渡二中學生的素質(zhì)給予了高度評價。王雯老師對來自各校的老師積極踴躍聽課并且相互交流表示了真摯的感謝,同時,王雯老師也表達了希望今后在官渡區(qū)和其他區(qū)的學校之間能有更多的合作探討教研的機會,大家共同成長。
韋雨晴老師簡介:
北大附中云南實驗學校中學一級教師,現(xiàn)任高一年級英語備課組長,從教12年,曾獲得“青年教師競賽二等獎”、“教學能手”、“優(yōu)秀教師”、“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思維展講比賽二等獎”、“高三復習課大賽文科組第一名”、“高三復習課大賽三等獎”、“高一同課異構大賽文理科第一名”等多項獎章。曾榮獲“第二屆云南省教育教學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云南省教育科研論文競賽三等獎”。2015年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學習成績測試“指導教師三等獎”、2016年昆明市第三期高中英語骨干教師培訓“優(yōu)秀學員”稱號。現(xiàn)為高中英語王雯名師工作室學員。
歡迎關注王雯官渡區(qū)高中英語名師工作室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