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陽區(qū)教科所劉應蘭名師工作坊優(yōu)秀坊主 劉應蘭
劉應蘭 中學音樂高級教師;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全國名師工作室優(yōu)秀主持人;全國優(yōu)質課優(yōu)秀指導教師;四川省音樂特級教師;四川省音樂教學名師;四川省音樂骨干教師;四川省中小學音樂優(yōu)質課優(yōu)秀指導教師;四川省劉應蘭名師工作坊優(yōu)秀坊主。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根據(jù)教育部和《九年義務教育音樂教學大綱》和《關于加強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意見》的精神,以及德陽市旌陽區(qū)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藝術教育,深化中小學音樂課堂藝術教育思想這一新理念,我工作室在德陽市青云山路小學音樂課堂中進行了“器樂進課堂”的實踐研究。
為了保證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掌握一項藝術特長,我工作室根據(jù)新課標中提出“制定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系,以提高課程的適應性,滿足不同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需要”的精神結合該校的實際,學生缺乏科學的藝術的熏陶,大多數(shù)學生家長的素質不高,孩子純潔樸素,喜愛唱歌和吹奏簡單的器樂,為開展簡易樂器進課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我們開展了“器樂進課堂”的課題研究工作。該校地處城郊結合部,在該校就讀的學生大多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對于這些城郊的孩子來說,音樂藝術修養(yǎng)的普及與提高顯得尤為重要,而器樂進課堂恰恰是音樂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
二、課題的設計
(一)課題研究的界定
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以審美為核心,是學校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理念。過去的音樂課,特別是唱歌課教學模式非常的單一,就是學習唱會一首歌曲,新課標要求我們的學生有一定的識譜能力,學生不會識譜,老師在講音準和時值時很是頭痛,示范很多遍后學生往往還是很難掌握。由于是城郊學校,學生家庭都不富裕,得選價格低廉、簡單易學、好攜帶、有固定的音高的樂器進行教學,通過反復斟酌,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老師自身專業(yè)水平,確定一二三年級學習口風琴,四五六年級學習葫蘆絲,通過器樂進課堂,老師在課堂的40分鐘里拿出10分鐘給孩子們講授器樂演奏方法,學生通過實踐學習,掌握一些曲子,不僅提高了聽力水平而且能更好的掌握時值和節(jié)奏,解決學生唱歌的音準“跑調”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和音準能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每一個孩子會一門樂器。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口風琴葫蘆絲教學,能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掌握時值和節(jié)奏,完成音樂課的教學任務。
2.口風琴葫蘆絲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興趣和吹奏的技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多練習、多思考的習慣。
3.通過葫蘆絲和口風琴多學習,解決音樂課上課模式單一的問題,豐富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
4.學會基本演奏技能,增強學生自信心。
5.促進老師教學水平在提高和專業(yè)素養(yǎng)在提升。
6.讓每個孩子都會一門樂器。
(三)課題研究對象及方法
研究對象:本課題以德陽市青云山路小學1-6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搜集文獻資料,了解當前“器樂進課堂”的現(xiàn)狀,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牢固理論支撐。
2.調查研究法。對學生及家長開展問卷調查,了解上課情況和教學效果。為“器樂進課堂”提供有力的參考。
3.行動研究法。根據(jù)器樂課中反映的問題,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促進“器樂進課堂”效果的實施。
4.經驗總結法。通過“器樂進課堂”教學實踐,累積經驗,加以總結出適合我校“器樂進課堂”的經驗。
三、課題實施方法與過程
課題實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來進行,具體內容如下:
(一)項目試驗期:2016年9月---2017年12月,因該校音樂老師們認真負責的教學態(tài)度,所以每期的教學任務都能很好的完成,但是音樂課往往會上成唱歌欣賞或律動課,教學形式非常單一,學生動手能力差,往往是老師“牽著走”“填鴨式的教學”,學生不能自主學習,對音樂課期待感不強。 2016年以前小范圍組織了葫蘆絲、豎笛、古箏、電子琴,主要是各班選取少部分有興趣的同學參加,利用課外時間和走班課對學生進行輔導訓練參加表演,我們在教學中也取得了一些經驗,有了試驗的基礎。從2016年9月開始,葫蘆絲口風琴加入到全校器樂教學,我們開始了試驗。
1.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老師自身專業(yè)水平,確定一二年級學習口風琴,三四年級學習葫蘆絲。通知家長,各班音樂課要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加入器樂課的學習,每個孩子自己準備上課需要的樂器。
2.營造氛圍多聽葫蘆絲和口風琴的著名曲目,激發(fā)學習樂器的興趣。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我們利用音樂課上課時間給學生播放葫蘆絲口風琴的經典名曲,充分發(fā)揮葫蘆絲口風琴特有魅力,讓學生感受到葫蘆絲口風琴的音色美演奏美。在音樂課堂上利用實物介紹葫蘆絲口風琴的構造,讓學生充分認識樂器,引起學生對葫蘆絲口風琴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想要學習這門樂器的欲望。我們主要播放了葫蘆絲《月光下的鳳尾竹》《竹林深處》《美麗的金孔雀》等;口風琴《自新大陸》《哦,蘇珊娜》等曲目。
3.選擇好的教材,結合音樂教科書上的內容輔助教學,制定葫蘆絲口風琴教學目標。
(二)深化改革期: 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上葫蘆絲口風琴課最初,學生拿到樂器,看起來好像很難不會吹,老師用示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事先培養(yǎng)的小老師的表演的讓學生增加了學生學習葫蘆絲口風琴的欲望。開設了“小明星”欄,讓優(yōu)秀孩子上榜,鼓勵孩子當小明星,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情?!靶∶餍恰北O(jiān)督不會的孩子練習,每節(jié)課前抽查一個小組,抽進步最大的孩子來表演并發(fā)獎勵,其他孩子看到了,自己下節(jié)課也想獲獎,就會認真的練習,這樣既增加學生自信心,又達到了練習過關的目的。
善于與家長溝通,用表揚信和校訊通的形式,表揚有進步的學生,看到孩子得到老師的表揚,家長們會主動承擔起鼓勵、監(jiān)督的責任,和老師聯(lián)手關注孩子的成長,那上課不帶樂器、回家不練習的狀況就會大大改善。
不懂個別技術要領的孩子會去請教老師或同學,小組里的同學也會互相監(jiān)督,這增加了孩子們的小組榮譽感,大家你追我趕,樂器學好了,班級班風也越來越好。
1.在學習樂器中,我們注重孩子的基本功練習,多注意手型和指法的練習。采用了練習曲的練習和小樂曲的結合
2.這學習過程中加強家校聯(lián)系,做好器樂課教學效果對比分析表及報告。
3.讓學生家長重視器樂學習和練習
(1)激發(fā)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也重視音樂課,從重視到自覺,孩子們會主動帶上樂器,上課練習、回家也練習的。
(2)善于與家長溝通,用評比“音樂之星”和“小明星”的的形式,表揚有進步的學生,看到孩子得到老師的表揚,家長們會主動承擔起鼓勵、監(jiān)督的責任,和老師聯(lián)手關注孩子的成長,那上課不帶樂器、回家不練習的狀況就會大大改善。
(三)成果展示期:2018年2月---2019年6月。由于是城郊學校,我們的學生家庭都不富裕,葫蘆絲口風琴具有價格低廉、簡單易學、好攜帶等特點,固定音高能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掌握時值和節(jié)奏。能很好的解決學生唱歌的音準“跑調”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和音準能力,這是其音樂入門的好幫手。如今,低段口風琴,中高段葫蘆絲的每個班都有不少學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
四、課題研究的成果
(一)利用葫蘆絲口風琴輔助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我們從葫蘆絲口風琴的教材中選出一部分適合低、中、高年級演奏的練習曲??陲L琴《劃船曲》《小小鴨子》葫蘆絲《瑪麗有只小羔羊》《龍的傳人》等簡單易學的曲子作為練習曲。結合音樂教科書上的曲目,利用葫蘆絲口風琴輔助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如:一年級歌曲《法國號》,老師在孩子們學會歌曲后,加入口風琴吹奏的
5 3 3 ∣ 5 2 2
嗡 巴 巴 嗡 巴 巴
孩子們了解了法國號的聲音是嗡巴巴,掌握了532這三個音的吹奏,了解了532的音高關系,還可以自己表演,更有趣了,學習興趣也更加濃厚了,口風琴吹奏的加入也提升了歌曲的教學效果。
在《乃喲乃》唱歌課的學習中,531三個音的固定音高是教學難點,三度音階本不好掌握,學生老是唱不準確,我們通過葫蘆絲的吹奏,同學們很快吹出全曲,耳朵得以鍛煉,有了音高的思維,再唱歌就不“跑調”了。很好的解決了三度音階。
在歌曲《早上好》的口風琴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變拍子的掌握不是很好,拍子的切換不自然,不流暢,因此我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歌曲是由3/4、2/4組成的變拍子,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歌曲第一部分3/4拍兩樂句,第二部分旋律兩樂句,為2/4拍。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用口風琴準確地吹奏出二拍子和三拍子的特點,我首先結合歌曲特點,設計了讓學生熟悉不同拍子節(jié)奏特點的155和15來伴奏,讓學生通過155和15感受拍子的節(jié)奏節(jié)拍特點。讓學生隨樂曲做伴奏,能夠有效的讓學生感受到《早上好》這首樂曲兩個不同部分的不同節(jié)拍特點,為掌握不同節(jié)拍的旋律做好準備和鋪墊。
(二)循序漸進的認真練習,培養(yǎng)好孩子們的扎實基本功。
1.葫蘆絲從長音練起,長音練習幾乎是所有管樂器所必練習的,也是基本功的練習。
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葫蘆絲時,應該從何練起呢?我讓學生先從葫蘆絲吹長音練起,長音練習幾乎是所有管樂器所必練習的,也是基本功的練習。
(1)長音就是把一個音吹長,低音需要的氣息多一些,如:低音區(qū)5 6 7,長度也就短一些。容易發(fā)的音,長度就長一些,如:中音區(qū)1 2 3 5。初學者的氣息控制不好,音就短一些,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就是不能為了長度而不顧音色、音質與音量。也就是說,長音的音色應該是優(yōu)美的,音質應該是結實的,音量則要以中等為好。
(2)長音練習的呼吸方法:自然的呼吸,呼吸講究的是深,快,滿。吸氣后保持住氣息,呼氣長而均勻。在杯中用吸管吹氣泡,要求氣泡均勻,細長。
吹細長的紙片,要求紙片的位移穩(wěn)定,綿長。吸氣快意味著大家在以后的演奏中,樂句連接不會出現(xiàn)斷層。
(3)葫蘆絲雜音產生的原因,葫蘆絲吹奏時容易出雜音。初學者幾乎都會遇到音頭和音尾的雜音,也稱咕音。葫蘆絲簧片的振動需要一定的壓力,但在吹奏時壓力不夠或過高,這時簧片是發(fā)不出正常的音或發(fā)不音。練習長音時,壓力必須保持在需要的壓力之上,這個音需要多大的壓力,那么就必須給它提供多大的壓力,才能取得正確的葫蘆絲的音色。如果,在吹奏不同的音時,沒有掌握住壓力的變化,就會產生雜音。
(4)氣息、指法與舌頭的配合在發(fā)音時十分重要,它們決定了一個音的音頭整齊與否,同時也決定了長音各部分的連接!一個完整的長音可以分為音頭、音腹和音尾,這幾個步驟一個都不能馬虎,音頭主要有氣息、指法、舌頭和口風配合而成的,口風小則不能發(fā)出好的音來,口風大氣則散,音色不好,音頭也沒彈性。
音頭:用吐、圖、頭來發(fā)音。初學用“圖”來發(fā)音最佳。避免氣息量過大,把音頭吹破。
音腹:要保持口風以及氣息流量、音的力度和全身的放松,另外音要保持平穩(wěn),避免音時強時弱。
音尾:此時氣息已經比較微弱,腹內的壓力也逐漸減少,應該注意維持音高的準確和音量不變。停止時果斷(舌尖輕觸吹嘴斷開、收氣)。一般每口氣不要用盡,而是留一些余氣,停止后吐出余氣。
2.姿勢與指法的重要性
只有用正確的演奏姿勢,才能演奏出好的樂曲。
站姿:身體自然站立,雙腳略分開與肩膀同寬八字站穩(wěn),兩腿直立,身體的重心點放在兩腿之間。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頭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視正前方。雙肩松弛平衡。兩肘自然下垂,兩臂不可夾住身體,要與腰間保持一定距離(約十公分左右)位于身體正前方中心線。樂器與身體形成45度到50度角?! ?/p>
坐姿:
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處,雙腳分立踏地,一腳稍前,一腳稍后。坐位高低要適當,以免影響呼吸肌肉的充分運動。
3.細講重難點,學生多練放慢速度練難點。
比如在葫蘆絲課講到滑音這個知識點,老師先介紹滑音分為上滑音和下滑音。上滑音是由低音滑向高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低音順次逐個抹動抬起。下滑音是由高音滑向底音,演奏方法恰恰相反,是手指由高音順次逐個抹動按下。
在執(zhí)教的《迷人的火塘》一課中,加入了滑音的訓練,老師強調了:
(1)上滑音和下滑音的演奏都要做到圓潤優(yōu)美,中間不可有痕跡出現(xiàn)。并做多次示范,學生有樂器在手多實踐,很快就能掌握難點,教學效果好。
(2)滑音在變換的時候,控制氣息,注意時值的長短。
(3)學生多練放慢速度練難點,學生演奏水平提高快。
(三)采用了練習曲和小樂曲結合的方式,把枯燥乏味的練習曲結合有趣的樂曲,提高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如:口風琴練習曲:1=C 4/4
1---|2---|3---|3---|2---|1---|枯燥乏味
結合小樂曲: 1=C 3/4 1-2|3--|3-2|1--|1-3|2-1|2--|2--|1-2|3--|3-2|1--|1-3|2-2|1--|1--|旋律性強,曲調生動有趣,孩子們爭這展示自己學的曲子,教學效果好。
(四)指法訓練中編排順口溜、標指法,加深孩子記憶。
1.在口風琴的指法練習中,我們編排了順口溜:
1 3 1 3|5 5 5 -
我 有 五個 好 朋 友,
大拇哥111 (隨著節(jié)奏動大拇指)
二拇弟222 (隨著節(jié)奏動食指)+
三姐姐333 (隨著節(jié)奏動中指)
四小妹444 (隨著節(jié)奏動無名指)
五妞妞555 (隨著節(jié)奏動小拇指)
5 4 3 2|1 1 1—
我 們 一起 來唱歌
2.標出指法的自主學習
在學習了教材歌曲后,我也試著給他們標出指法,鼓勵他們回家自己摸索著彈奏。在標指法的時候,我會拿著口風琴在講臺上讓學生看著我的手指,邊說邊在琴上示范彈奏,當遇到需要換手位,或穿指、跨指的時候我都會反復彈奏幾遍讓他們加深記憶,重點練習,學生能直觀的看到老師的手型變化,每個音都是如何彈奏的,了解了正確的指法,有了這個基礎在進行彈奏就會容易一些了。
比如《小小鴨子》。在標出指法后讓他們自己試著彈奏,因為是固定手位,所以學生基本能獨立完成,雖然有的學習快,有的學習慢,但是都很喜歡并且樂意去彈奏。
(五) 優(yōu)化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齊奏意識,全面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在器樂學習之初的課堂中,往往是學生開始練習,老師就控制不了上課紀律。一會兒這個孩子在自己練習,一會兒那個孩子頑皮又不聽招呼了,因為樂器的聲音比老師聲音大,所以老師也聽不見哪個同學掌握了,哪個同學還沒掌握,沒法加以指導。對此我們專門制定了紀律“準備不拖拉,眼睛看老師的指揮,耳朵聽自己的吹奏是否和大家一致,口中無雜音”通過老師指揮的手勢的訓練,老師口念123起,孩子們動作一致了,樂器聲音統(tǒng)一了,哪個同學吹奏有誤,老師馬上加以指導。老師間也互相觀摩學習交流,注意自己的示范演奏規(guī)范化。
1.通過吹奏葫蘆絲口風琴,掌握更多音樂知識,促進了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學生每學期能夠吹會2-3首樂曲,并且具備了一定的聽奏能力;通過三年共六學期的學習訓練,全校不同年級同學掌握曲目如下:

2.與欣賞、唱歌、表演等結合,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在音樂課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1)葫蘆絲、口風琴教學與欣賞相結合,孩子們獲得了正確了音樂認知,不再是認為只有流行音樂才美,民族樂器也很美,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鑒賞能力,更好的理解音樂情緒;
(2)葫蘆絲、口風琴教學與唱歌相結合,解決了識譜這一難點,在唱熟歌曲的基礎上進入吹奏的音樂實踐活動,更好的掌握歌曲音準、節(jié)奏;
(3)葫蘆絲、口風琴教學與表演相結合。讓孩子們上臺展示自己,得到大家的表揚,不但可以提高孩子們自身的演奏水平,也更好的培養(yǎng)了自信心和學習音樂的興趣;
五.取得的效果
(一)學習中的收獲
學習口風琴、葫蘆絲后,同學們有哪些變化呢?我們做了調查問卷,讓我們來看看分析結果:

學習口風琴葫蘆絲前后對比明顯:
1.學生喜歡在音樂課上學習器樂,看得出學生對學習器樂懷有濃厚的興趣。
2.音準、節(jié)奏、樂感都有了明顯改善;
3.小組合作能力較好;
4.演奏能力有了,表現(xiàn)力也提高了;
5.每學期都開展器樂教學課,使器樂的學習常態(tài)化,學生才能夠扎實學好器樂應掌握的技能。
過去的音樂課,特別是唱歌課教學模式非常的單一,就是學習唱會一首歌曲,新課標要求我們的學生有一定的識譜能力,學生不會識譜,老師在講音準和時值時很是頭痛,示范很多遍后學生往往還是很難掌握。通過器樂進課堂,學生通過樂器的學習,掌握簡單的節(jié)奏型以后,就可以通過吹奏的方式來吹出曲子,解決識譜的問題,識譜和演奏能力得以提高。
(二)比賽中的收獲
1.在2017年春全區(qū)的音樂抽考中,在加試環(huán)節(jié)中該校二年級口風琴《劃船歌》;五年級葫蘆絲《荷塘月色》得到了監(jiān)考老師的一致好評,考出了全區(qū)“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這得益于在該校開展的葫蘆絲和口風琴進課堂,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報。
2.該校黃晶晶老師編排的《傣寨情歌》就現(xiàn)學現(xiàn)賣,采用的葫蘆絲和口風琴兩種樂器,在全校進行篩選,優(yōu)秀孩子進入了校器樂隊訓練,參加了區(qū)藝術節(jié)的比賽,獲得了二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這和我們“器樂進課堂”的推進是分不開的,同學們通過訓練,演奏技術得到了提高,自信心大大加強了。(實錄視屏見文檔)
(三)教師自身的收獲
通過本課題研究,對我們教學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提高了本組成員研究課題的能力,促進了自身素質和自身的成長。在教學生吹奏葫蘆絲的同時,也逼著我們不斷學習和練習,促使我們的吹奏水平也有了提高。劉智老師代表學校參加了區(qū)葫蘆絲比賽,黃晶晶代表學校參加區(qū)音樂教師基本功比賽,均獲得了好成績。
六、課題總結
我工作室成員老師開展的利用音樂課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加入器樂課的學習,大膽地拓展了教學的思路,從多角度入手,把葫蘆絲、口風琴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音樂能力的重要手段,進行了近三年的實驗和探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葫蘆絲、口風琴課進入音樂課的教學中來,為孩子們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提供了機會,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音樂興趣和愛好,使孩子們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獲得了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樂趣。我校的孩子們人人會至少一門樂器,音樂課教學效果更好了,孩子們也更加的大方自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