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郝佳老師的帶領(lǐng)下,我們工作室研討了關(guān)于如何讓第一課時的教學變得扎實有效?有些老師提出了語文課堂教學要三實:真實、樸實、扎實。這些觀念給我們以啟迪,扎實、有效讀通讀順課文并進行有效地識字,應當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追求。幫助學生在掃清閱讀障礙的同時,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整體感知課文要向我們傳達的心聲、文意。第一課時要達成的目標就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把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出來。所以這個初讀環(huán)節(jié)是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是培養(yǎng)良好語感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要獲得的一種最基本的語文能力。既然是一種能力,就需要我們有意識地訓練。
通過研究、實踐,總結(jié)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緊扣課題,讀通讀順課文
文章的標題就像眼睛一樣。出色的題目,準確鮮明,引人入勝,提示文章內(nèi)容,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因 此 引導學生閱讀,首先要學會讀題目。文章題目就是學生展開閱讀學習的突破。
二 、由預習導入,引導學生初讀解惑
培養(yǎng)學生初步養(yǎng)成預習的學習習慣,第一課時教學時需要對預習進行檢查、反饋。
三 、由作者導入,帶著興趣讀課文
了解作者相關(guān)信息之后再來讀課文相信可以成為作者的知音。讓學生讀課文,說出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再相機引導學生分段讀課文,達到讀通課文,掃除障礙的目的。
四 、抓住關(guān)鍵詞句,讓 學 生 讀得扎實有效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進行字詞學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閱讀教學第一課時的重點應在“讀通課文”上。要把課文“讀通”,字詞必須讀準。教師更應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學字學詞,舍得給機會讓學生反復讀文,達到了“讀通課文”的要求后,再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感悟精華。
課堂教學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它,浸潤著我們的操勞和智慧;鐫刻著我們的惆悵和欣喜。我想,如果真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讀通了課文,真的訓練了學生的寫字水平,那么我就覺得第一課時的教學就是成功的了。好的教學也會引起無限的遐想。語文第一課時在結(jié)課時,教師或簡要闡述或引導概括文本主要內(nèi)容,突出重點,設(shè)置疑問,在矛盾處戛然而止,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引起學生細讀的欲望,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思無限的藝術(shù)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