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我記憶猶新的日子,導師李娥第一次對我進行“一對一”的教學指導,我緊張忙亂了,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我精心準備,把幼兒教師的基本功“彈、唱、跳、畫”全部用上,但結果卻……
李娥老師像一位大姐姐,安慰我:“沒關系,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覺得教育環(huán)節(jié)上有什么問題?”她就是這樣愛護著我們,關心著我們,沒有評判、沒有否定,讓我輕松敞開心扉表達想法。李老師說:“在你的活動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設計得很好,可是放在一起就有些雜亂了,是否可以分成兩到三課時開展活動?每一次活動重點解決一個問題?”她的話讓我明白了幼兒教育活動是圍繞一個點展開,各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是為這個重點服務的。而我設計的這個教育活動因內容太多,有些相關的內容全部湊合在一起,重點較多,容量較大。在李娥老師的引導下,我改變了教育觀念,改進了教育方法,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像個孩子一樣一步步成長著。
隨著每月一節(jié)公開課、送教課、研討課的準備、練習,我總能將一次次“一對一”教學情境中的收獲像放電影膠片一樣一幕一幕閃現(xiàn)。有一次教育活動時,我自認為設計的環(huán)節(jié)精美,總是想著快點展示給老師們看,在“趕課”中不知不覺忽略了幼兒的感受和反應。李老師聽完活動后,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如果老師在教育活動時只想著教案,只顧著趕環(huán)節(jié),而忽視了幼兒學習時的狀態(tài)與表現(xiàn),雖然活動環(huán)節(jié)分明,但卻不能讓孩子和聽課的老師感覺舒服,如果能多給孩子留一點時間思考就好了。”聽了李老師的話,我開始認真思考:怎樣才能設計一節(jié)讓孩子享受的教育活動呢?
還有一次,在大班語言《果醬小屋》課前準備時,我為了追求教學效果,故事內容事先讓幼兒知道了一些,當我讓幼兒猜想故事中什么東西是有香味的,孩子們馬上就回答是果醬,非常配合老師,過程進行比較順利。
課后李老師笑著對我說:“耿老師,這個活動非常好,你應該換個班講一講。”我聽取李老師的意見,在平行班再次開展這個教學活動,讓我感到非常驚喜的是,同樣的問題,別的班的小朋友,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彩回答,比如:媽媽的香水是有香味的;奶奶炒的菜是有香味的;花有香味等等。當我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李老師時,李老師對我說:“幼兒活動前拓展知識經(jīng)驗是有必要的,但這個準備不能過度。老師感覺孩子們熟悉活動內容,會積極配合,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我從孩子的眼中看不到興奮、好奇和投入,因為他們已經(jīng)沒了挑戰(zhàn)?!甭犕昀罾蠋煹脑挘彝蝗灰庾R到不要小看孩子,他們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老師的不足。
再有一次,大班科學《疊疊樂》的小組活動中,因為一個材料比較吸引人,許多孩子都圍在那里玩,而另一種玩過的材料卻無人問津,于是我就請了一個孩子去玩這種材料,孩子很不情愿地去玩了,可是眼睛還不時地看著新鮮的材料。課后李老師對我說:“上課不是給別人看的,不是取悅于誰的,而是帶著孩子們一起快樂尋找答案,是為了讓孩子和自己獲得成功的體驗。”經(jīng)過這次活動反思,我選擇放手和孩子一起成長,尋找共同進步的空間,開動腦筋,探索世界。
李老師總是對我們說:“真實的幼兒教學活動是避免不了缺憾的,幼兒是活生生的人,你想得再周全,現(xiàn)場還有可能出現(xiàn)預料不到的狀況,這才是正常的現(xiàn)象。有缺憾才會有反思,有反思才會有成長?!卑舜巍耙粚σ弧敝笇?, 李娥老師與我以聊天的方式交流學習、工作,我們相互是最忠實的聽眾,這樣的一次次、一次次……,實踐、反思、再實踐,我的教育能力達到了一個質的飛越,無論是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還是導語的運用,包括評課水平都提高了很多,在工作室還承擔了送教任務,得到教育同行的認可。我的點點滴滴進步都離不開李娥老師對我的鼓勵,在生活工作中無論我遇到什么困難,總想第一個告訴這位大姐姐,李老師在與我的聊天中幫我排解郁難,鼓勵我在生活工作上自我調節(jié),一步步尋找幸福人生?,F(xiàn)在,就連幼兒園的同事都說參加工作室的我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人,長大了;教育教學能力,提高了!
我是多么幸運成為“銀川市李娥特級教師工作室”的一名學員,在李老師的指導下,我的教育觀念不斷轉變,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我將秉持工作室“樂學、樂教、樂研”的精神,在成長的路上走出別樣的精彩!


